
有机废气处理9大工艺
标签:
有机废气处理9大工艺、适用范围、成本控制 快收藏!
1、处理原理及分类
目前的挥发性有机污染物的治理包括破坏性,非破坏性方法,及这两种方法的组合。
破坏性的方法包括燃烧、生物氧化、热氧化、光催化氧化,低温等离子体及其集成的技术,主要是由化学或生化反应,用光,热,微生物和催化剂将VOCs转化成CO2和H2O等无毒无机小分子化合物。
非破坏性法,即回收法,主要是碳吸附、吸收、冷凝和膜分离技术,通过物理方法,控制温度,压力或用选择性渗透膜和选择性吸附剂等来富集和分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
传统的挥发性废气处理常用吸收、吸附法去除,燃烧去除等,在最近几年中,半导体光催化剂的技术体,低温等离子得到了迅速发展。
2、处理工艺解析
1.吸附工艺
(1)吸附工艺简介
吸附法主要适用于低浓度气态污染物的净化,对于高浓度的有机气体,通常需要首先经过冷凝等工艺将浓度降低后再进行吸附净化。吸附技术是最为经典和常用的气体净化技术,也是目前工业VOCs 治理的主流技术之一。吸附法的关键技术是吸附剂、吸附设备和工艺、再生介质、后处理工艺等。
活性炭因其具有大比表面积和微孔结构而广泛应用于吸附回收有机气体。目前,对活性炭吸附有机气体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吸附平衡的预测、活性炭材料的改性及有机物的物化性质对活性炭吸附性能的影响。
冷凝式油气回收设备采用多级复叠或自复叠制冷技术,系统流程虽然相对复杂,但其关键部件压缩机和节流机构已全部实现本土化生产,投资和运行成本较低。
根据换热管工作原理可分为制冷剂回路和气体回路部分,换热管连接两部。在气体循环部分,低温冷媒在换热器中和热的有机溶剂混合气体进行热交换,有机溶剂液化后回收,制冷剂流入储液罐。
制冷剂回路,压缩机将制冷剂压缩成高温高压气态制冷剂,通过风冷冷凝器液化,通过干燥过滤器,在冷媒-制冷剂热交换器中冷的液态制冷剂与冷媒进行热交换,低温冷媒进入储液罐,制冷剂通过吸入过滤器进入压缩机入口,完成整个的制冷剂冷媒换热过程。
膜分离有机蒸气回收系统是通过溶解-扩散机理来实现分离的。气体分子与膜接触后,在膜的表面溶解,进而在膜两侧表面就会产生一个浓度梯度,因为不同气体分子通过致密膜的溶解扩散速度有所不同,使得气体分子由膜内向膜另一侧扩散,最后从膜的另一侧表面解吸,最终达到分离目的。
膜分离装置设于高压冷凝器之后,缓冲罐前,由于排放气压缩机能力不足,只有一部分气体经过膜分离装置,其他部分直接进入缓冲罐,渗透气返回至低压冷却器前,尾气进入缓冲罐。